Friday, May 4, 2007

重新估定一切價值

五四運動八十八周年﹐兩岸三地各有活動紀念。五四之發生距今近一個世紀﹐經歷了戰爭與和平﹐從貧窮衰敗走向一條暗藏洶湧的強國之路﹐所謂五四精神﹐對二十一世紀的中華民族﹐還有什麼樣的啟示?

自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以還﹐現代中國對賽先生﹐一直有著意亂情迷之戀﹐對德先生卻忽冷忽熱﹐呼之則來﹐揮之則去﹐相好的時間跟冷戰的時間嚴重失衡﹐歷史上幾番春秋﹐她跟德莫克拉西﹐卻總是失諸交臂﹐幾度夕陽紅﹐難度真有緣無份? 還是她的放蕩不羈﹐偏執任性﹐縱上天有心成全﹐卻使她一再錯過大好姻緣? 而五四運動本身﹐又充當著一個怎麼樣的媒人角色?

五四精神的思潮﹐引胡適先生語﹐乃 “ ‘評判的態度’﹐簡單說來﹐只是凡事要重新分別一個好與不好......‘重新估定一切價值’八個字便是評判的態度的最好解釋。” (見<<胡適文存>>第一集﹐卷四) 五四精神之精粹﹐以現代廣告學的口號包裝﹐則在於‘思考要獨立﹐言論要坦白’。為繼承並秉持五四精神﹐對過去﹐現在和未來的一些人和事重新估價﹐才不負五四時代的菁英振我中華民族之重託。

平心而論﹐五四時代的部份文人之作品﹐思想空洞﹐言辭含混﹐什麼打倒孔家店﹐廢除文言文﹐為立新而立新﹐對傳統未有去蕪存菁﹐棄其糟粕而取其精華﹐為其後中國近代史悲壯慘烈之篇章﹐埋下了伏線。他們理性不足﹐狂熱有餘﹐也大概沒有精讀梁啟超先生的<<飲冰室文集>>。梁先生論先秦中國學術﹐提出之缺點包括: 邏輯思想之缺乏﹐物理實學之缺乏﹐無抗論別擇之風﹐以及門戶主奴之見太深等。

重新估定一切價值﹐是胡適之先生對五四新文化運動精神的總結和期許。放眼三百米外的不遠處﹐槍聲過後﹐奇趣依舊﹐一旦頭腦發熱﹐何謂邏輯及常識﹐在幾支穿雲箭拋物過後﹐竟得到了新的演譯方式﹐不啻是一種文明建設的偉大表現。其實﹐一個人若身體健壯﹐則自然百毒不侵﹔相反﹐若生活顛倒﹐煙酒循環﹐身體機能衰敗﹐就不要怪免疫系統失靈﹐破壞了正常的新陳代謝。五行相剋﹐亦能相生﹐一方水土之陰陽調和﹐詭辯無助趨吉避凶﹐ 逃避無助消災解難﹐水能載舟﹐亦能覆舟﹐抽刀斷水﹐依然橫流﹐心中悲憂﹐也就無處釋由。

古晶(作者為退休教師)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