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ursday, June 14, 2007

蜂之谷 (The Hive)

在盛夏的季節裡﹐小賣部是體育課後一班小頑皮的天堂 - 在汽水機前爭先恐後﹐把大小不一的紙杯載滿了﹐一不小心﹐你推我碰﹐杯子翻了﹐汽水沒了﹐蜜蜂卻來了﹐好奇心驅使貪玩的小孩去親近這不速之客﹐指尖一伸﹐突來一陣刺痛﹐‘嘩’一聲的殺豬般慘叫﹐隨之而來的是渾身一陣麻軟﹐奇痛難當﹐同學們一見肥腫難分的小指頭﹐即報以熱烈的笑聲......一點點皮肉之苦﹐換來一段童年的回憶﹐還有對作者韋爾遜(Bee Wilson)的好奇: ‘許多人一見蜜蜂﹐必定倉惶逃脫﹐爭相閃避﹐是甚麼促使這位Bee姐姐寫一本關於蜜蜂的書?'

根據自我臆測﹐是韋爾遜欲一窺蜜蜂世界之奧妙﹐以及對蜜蜂有一種難以言喻之喜愛﹐單看此書的封面﹐就大有 ‘蜂兒鬧紙窗﹐蝶兒過粉牆‘之趣。再翻開書的第一頁﹐這位 ‘蜂迷’實來頭不少: 劍橋大學聖約翰書院歷史研究學人﹐多年來分別為英國的<<星期日郵報>>及<<新政治家>>撰寫飲食專欄﹐2004年更榮獲BBC第四電台頒發最佳飲食作家獎﹐還有英國廣播公司及經濟學人等傳媒對此書的溢美之言﹐一看完這份令人艷羨的‘履歷’﹐心想這必定是鬧著玩的一本好書﹐而且玩得非常認真。

身為飲食分子﹐韋爾遜大談蜜糖的飲食經。她認為﹐上等蜜糖﹐宜拌以乳酪嘗之﹐切忌以之製任何糕點﹐因烤烘之火候﹐實太難掌握﹔稍一過火﹐則前功盡廢﹐得不償失﹐實太浪費也。先緊記上述心法﹐再參照韋食神傳授各類西式糕點之食譜﹐方能近廚得食﹐一飽口腹之慾。

能獲得多個英國媒體垂青﹐打正旗號講飲講食﹐韋爾遜自有其一派獨門功夫。蜜糖的歷史﹐她如數家珍: 古希臘的思想家認為﹐蜜糖是供眾神享用之瓊漿玉液﹐當中百分之七十為糖份﹐百分之二十為水份﹐餘下的十個巴仙﹐是what makes honey honey﹐超過二百多種不同物質﹐蘊含著大自然與蜜蜂之間的奧秘﹐而蜜糖散發之馥﹐清而不膩﹐深得古希臘哲學家德莫克里特的喜愛﹐據韋爾遜所述﹐哲人老年一但精神不振﹐總會打開蜜糖陶罐﹐香氣隨之散逸﹐當即緩緩吸氣﹐大有醒腦提神﹐舒筋活胳之效。

除了豐富外國的飲食文化﹐蜜蜂與蜜糖﹐也為不少西方哲學家帶來了政治思想的靈感。‘人類是群體及政治的動物﹐既然蜂以群居﹐它們的世界也應該有政治的。’ 亞里士多德這童話式的妙論﹐給霍布斯(Thomas Hobbes)徹底反駁了﹐理由是蜜蜂缺乏人類的理性及嫉妒等特質﹐而為了針對人性之複雜﹐一個為處理衝突的政治制度才因此誕生。相反﹐在井然有序﹐各司其職的蜜蜂世界裡﹐自相殘殺﹐根本就沒可能。在君權神授的時代﹐許多思想家為了維護當時貴族世襲的政體﹐一廂情願兼不約而同地強調蜜蜂的‘忠誠’與‘團結’﹐藉此‘教育’國民 ‘忠君愛國’之重要。 這‘一言堂’式的思潮﹐到十八世紀初開始扭轉。在法國﹐許多支持共和理念的有識之士開始質疑‘蜂后’管理蜂群的認受性﹐並提出權力應為‘工蜂’所用之說。在十九世紀的歐洲﹐多份的報章都愛以蜂窩(Beehive)為名﹐讀者群皆以工人為主。

若相信輪迴之說﹐韋爾遜的前世﹐必定是一隻蜂后﹐在今生以人類的語言﹐從古希臘至歐洲的工業革命﹐啟發西方文明﹐創造出屬於人類的‘蜂之谷’。儒釋道之三位一體﹐曾劃破國破山河在的長空﹐閃爍出璀璨的中華文明﹐然後﹐夜幕下垂﹐遼闊的草原上﹐傳來一陣陣詭異的嗥叫聲﹐有人卻聽得津津樂道。

No comments: